close
如果是幾年前就開始有偶而來arch*templar逛逛習慣的老朋友們
應該都還記得我一開始分享的看球文章多半都在"如何和黃牛討價還價"這點上多所著墨
當初的我因為還是個尚未經濟獨立的窮學生、當然不會有購買季票的習慣
而在球場周圍向黃牛購買平均大約是球票定價五折左右的黃牛票、
就成了我還能負擔的起平均一個球季觀看十來場比賽、而位置也都還有著不錯視野的主要原因
近兩個球季除了開始購買季票外、小璇畢業後從西雅圖搬來紐約也讓我的看球行動不再是孤軍作戰
兩人同行的好處主要是終於能符合購買季票的資格(洋基季票要求一個帳號至少要購買兩張以上球票)、
但壞處就是我不能像過去一樣臨時起意就殺去球場看球、和黃牛殺價時也不能以落單的球票不好賣做為殺價理由之一
甚至因為有時比賽時間是在非週末的下午時段、或是我們正好因為其他種種因素不克前往現場、
我不時要扮演起網路黃牛的角色在eBay上兜售球票
五年間我從專撿黃牛票便宜的"澳客"、
變成了一心只想讓自己不得已轉賣的球票結標價能多高就多高的業餘黃牛
不過從2008和2009這兩年偶而從事黃牛的經驗看來
賣票的難易程度和利潤的多少可說是天壤之別...
過去幾年來我有許多和兜售洋基球票的黃牛交手的紀錄
其中有集團式經營、有著固定出沒地點和大量不同區位球票可供選擇(一通電話馬上幫你調到票)、但多半也帶點黑道味的黃牛集團
也有那種剛好多了張球票、臨時起意在球場四周尋找有緣人兜售球票的業餘黃牛
甚至還遇過那種直接就把球票送給你(而且還是基襪大戰、極佳區位的球票)、連你回請一杯啤酒都婉拒的陌生人
更誇張的是...還有黃牛因為欣賞我的"理性殺價"功力而邀約我和他合夥賣票...Orz
儘管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有向球場周邊的黃牛購買球票(最近一次應該要回溯到去年球季的Joba生涯先發初登板了吧)、
但是之前幾年的多次交手讓許多職業黃牛看到我時臉上還是會露出"這傢伙好眼熟"的表情
過去幾年我甚至一度覺得自己這個很好認的孤身黃種人應該早就在球場周邊黃牛們的口耳相傳中成為"澳客"的代表
就算我自覺從和黃牛們的交涉經驗中學到了很多買票的竅門、也以他們為教材而寫了數十篇心得分享文章、
即便我和黃牛的交集畢竟只是建構在買賣關係上、經驗也多半學自於彼此間真刀真槍的廝殺而非主動善意的分享
(雖然極為稀少, 但是我還真碰過那種即便做不成買賣還是跟我閒聊一陣分享買票挑選區位竅門的另類黃牛)
不過在那段時間中學到的黃牛票交涉心得恐怕是講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買票的過程也為我當時前往球場看球的行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樂趣
拉拉雜雜的花了這麼多篇幅來憶當年、其實只是打算拿來當作下面這個故事的引言
故事發生的時間在周日上午11點左右、場景則是110th Street地鐵站、
而全身穿戴標準看球服裝的我和小璇正在北上月台等待B、C列車
一個年約50幾歲、黑色T-Shirt配上洗色誇張的牛仔垮褲、邊走還邊用兩種聲調自己唱起男女對唱的黑人男性
走近我們後一屁股坐在小璇身旁的座位上...坐定之後還是繼續自顧自地用誇張的音調唱著歌
"你們要去看球?"
發現身邊的小璇一身標準看球打扮後他這麼問道
小璇只是向他點點頭、沒有多做回應
兩人的互動都看在眼裡的我心想這時小璇八成把這黑人當作不宜多做交談的無聊男子
"你知道今天是Old-Timers' Day嗎?"
他轉而向站在一旁的我問道
"我當然知道囉...不然幹啥早上11點就準備坐車到球場去..."
我用略帶警戒、但不失禮貌的口吻回答道
"哈哈...說的也是...我這個問題似乎很多餘喔...哈哈..."
他爽朗的笑聲連站在隔著四條軌道寬度的對向月台上等候列車的路人都忍不住轉頭尋找聲音來源
"其實我也是要去球場, 不過不是為了看球就是了..." 他緊接著說道
"只要洋基有比賽我都一定會到現場去, 因為賣黃牛票也是我的工作之一..."
"我已經賣了一、二十年的黃牛票了...不過很少真的進場看球就是了"
聽到這番話後我突然對他有了興趣...一個不是在交涉過程中碰到的黃牛
看來是個趁機挖些"內幕資訊"的好機會
"老實說我過去也常常向你們(黃牛們)買票, 跟你們買實在比付給StubHub超高手續費划算多了,"
我開始使出裝熟大法, "老兄, 搞不好我還曾經跟你買過票呢..."
"對啊, 跟StubHub買的人真的是笨蛋," 聽到最大競爭對手StubHub後他的話匣子就打開了
"我們的生存空間全部都被StubHub給蠶食鯨吞了, 這對球迷來說就代表著得付出更多的銀子才能買到票"
看到我的疑惑表情、他緊接著做出解釋
"過去我們有更多的球票在手, 就能提供球迷更多的選擇, 而價錢交涉的空間也比現在大多了" 他解釋道
嗯...有更多球票在手代表他更能彈性地針對不同顧客調整價位(看對象是好敲的觀光客還是像我這種"澳客")
這聽起來還算有道理沒錯...(從我這裡少賺、甚至小賠的錢可以從其他顧客手中賺回來)
不過關鍵還是要需求量夠高吧...不能順利脫手存貨的話一切都是白搭啊
"冒昧請教一個問題...今年的球票是不是不太好賣啊?"
即便已經從本季幾次試圖脫手球票的經驗中得到結論、但我還是想聽聽"專業"看法
"唉...生意難做啊..." 他嘆了一口氣後接著說道
"洋基想要球迷掏出更多的錢、StubHub又幾乎壟斷了所有季票持有人想要轉售的球票、加上這經濟..."
終於進站的列車所製造出的巨大噪音完全掩蓋了他說話的音量
不過我心裡對他可能做出的回答早就心裡有數了...不然我怎麼會連要用原價出售基襪大戰球票都脫不了手
"其實跟我們(黃牛)買票哪有什麼風險, 我倒是看過幾次球迷拿著StubHub賣出的球票卻進不了場的狀況"
一同上了車之後我們繼續著之前的話題 "...聽說StubHub的球票常會有條碼無法讀取的問題"
對於他針對StubHub的指控我因為個人缺乏在StubHub的購票經驗無法評論其真實性有幾分
但我其實是相當同意向"職業黃牛"購買球票其實真的不會有太大的風險的說法...甚至可說是零風險
因為這些人販售黃牛票的時間都不算短、對他們來說為了尋求小利而做出破壞信譽的事可說是完全不值得
幾次在和黃牛交涉過程提到台灣媒體報導有人買到假票的新聞時
他們都氣著說肯定要想盡辦法把那些害群之馬揪出來
不過問題就在於...難得來球場一趟的球迷怎麼會知道哪些黃牛是老面孔、哪些又是只想來騙遊客的有心人士
"我賣票是有售後服務的, 我保證所有跟我買票的人都一定可以進場享受比賽"
他一本正經的說著 "...要避免買到假票是有方法的"
接下來他就解釋了最為穩當、其實也是我在幾年前就推薦給有興趣購買黃牛票的朋友的方法
那就是同行看球的其中一人先不要進場、和黃牛兩人先待在入口附近
等其他人都拿著黃牛提供的球票順利進場後再由仍在場外那人將所有的票款付給售票的黃牛
這其實也是黃牛為了向對辨識球票真假一無所知的球迷證明其商品真實性、最常建議採用的方法
但是如果你像過去幾年的我一樣常是孤身一人前往看球、無法使用這種進場後付款的交易模式時
就得憑經驗和一些對於洋基球票的基本認識來做出正確選擇了
"我想你八成曉得..." 他做出玩刮刮樂的標準動作 "...球票背後的浮水印..."
我點了點頭
這種對於球票的基本認識我當然是有...甚至我還有自己一套辨認紙質和印刷字體、依靠經驗得來的鑑定方法
不然我怎麼會有過去幾年都只靠黃牛票進場看球的把握
但是問題又來了...浮水印的辨識方式僅能適用於包含季票在內的幾種球票
只要在比賽當天站在球場入口驗票處幾分鐘、你就能發現球迷手中的球票有許多不同形式和設計
更別提那種可以各自在家中用印表機列印出來的電子票了...稍微有點軟體應用能力的朋友都能輕易地偽造出惟妙惟肖的複製品
你又怎麼能預期想要買票的球迷有能力辨別所有不同類型的球票真偽
"我一直都很討厭這種電子票的做法..." 他皺了皺眉頭
"拿著一張爛爛的紙在條碼機下晃兩下後進場的方式, 根本不該是球迷花大錢後應有的經驗"
"一張精心印製的球票除了用作進場依據之外、更有作為紀念品收藏的價值..." 我附和他的說法
"是啊...真不懂為什麼人們可以忍受StubHub那種完全沒有質感可言的電子票"
其實不只是他、就連我也對這種其實立意良善的電子票相當感冒
為什麼我買票的時候就只能在PDF檔的方便性和紙本球票的紀念性中選擇其一、
就算比賽日期迫在眉睫只有可自行列印的電子球票能讓我不受郵件寄送延誤的影響順利看到比賽
售票單位也大可在之後補寄紙本球票啊...或者至少提供這樣的選項吧
有幸參予過新洋基球場開幕首兩戰、以及舊洋基球場最後一屆明星賽的我
多希望自己除了那幾張印著電子球票的列印紙外還能有張實體票根作為紀念之用
收集球票不也應該是看球的相關樂趣之一嗎?
電子票除了方便性之外的唯一優點
應該就是他會把買票者的名字加註在球票的資訊欄部份
不過這對於購買黃牛票、或是朋友代購球票的人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唯一的例外就是除非賣家自己就是該季票的持有人(非專門收購球票、作為中間人的黃牛)、
而他也願意負擔額外的費用直接從自己的My Yankees Account(季票持有人帳戶)中將球票轉寄給你
那麼他就可以選擇將買家的姓名加註在球票上...
當然就算賣家不願意這麼做...你也可以輕易透過各種編輯軟體辦到就是了
很高興眼前這位職業黃牛也跟我有著同樣的想法...
"兄弟...我給你看個東西" 他神秘兮兮地對我說 "...就算是我的特別招待"
只見他從皮夾中掏出張證件、在我眼前晃了晃
我在顛簸的地鐵車廂中好不容易將視線焦點鎖定在他手指的位置
搞什麼啊...原來他特地要我看的就是他的名字而已
不過當我定睛一看之後...竟然在他的middle name中看到了幾個再熟悉不過的英文字
W...A...N...G...
儘管我深知老美在為小孩取名時喜歡用middle name來紀念某個對他有重要意義的特定人士
不過眼前這位明明已經做祖父、卻還是渾身嘻哈味的老黑竟然有個華人名字?
這的確大大地超出了我的預期
"我媽為了紀念她最要好的朋友, 所以幫我取了這麼一個middle name"
因為看到我的驚訝表情而有點得意洋洋的他笑著說道
"我也把這個名字傳給我的下一代...所以我兒子和孫子的middle name都是Wang..."
"而且我還知道這個字應該要唸成而不是喔"
看到我點頭如搗蒜後他更是得意了
"不同文化有不同的念法...我們不能只是按我們美國人的想法發音...你說是吧"
我當然完全同意他的看法...因為本姓就是"王"的我也因此吃了不少悶虧
剛來紐約時聽老美用他們發音"Vera Wang"的方法來唸、硬是把我的姓唸成不堪入耳的髒話時我還都會忍不住跳出來糾正
不過卻也無法否認其實老美用他們的經驗法則來推論才是正確發音的想法其實也沒錯
誰叫我們硬要用別人的文字來拼出自己母語的發音...而且還完全沒考慮到美國人的發音習慣(更沒考慮到這個字在美式英文中的其他涵義)
人家香港人把"王"拼成WONG就沒有這樣的困擾...
和這位萍水相逢的老兄就這樣一路聊到了球場
話題從球票開始、到文化、到旅遊、最後甚至連流行都聊到了
除了他堅持小璇很像某位他想不起名字、也想不起廣告作品的模特兒一事讓小璇暗爽了好一陣子外、
他老兄對於由黑人所帶起的"Timberland黃靴"流行風潮自有一番有趣的見解...
"那鞋(黃靴)根本就不是設計給我們穿的..." 他的話題突然從無法理解黑人為啥要化妝一事跳到了Timberland
"不過我們(黑人)就偏偏很喜歡...明明不好穿也硬要穿...就這樣把這雙鞋炒到一上架就被瞬間掃空的程度"
"但你也不要誤會, 我並沒有覺得這雙鞋不好看..." 他抓抓腦袋
"只是想也想不透究竟是誰施了魔法讓這雙本來只有健行客在穿的鞋成了我們(黑人)鞋櫃中的標準配備..."
"而且根本沒有半個人是買來打算當登山鞋穿的..."
嗯...既然帶動黃靴流行風潮的老黑們都想不透這雙鞋是怎麼流行起來的
那麼台北街頭也人腳一雙又是怎麼一回事?
"是說我家裡也有一雙啦..." 他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
在那一瞬間...我終於確定原來黑人也是會臉紅的...
應該都還記得我一開始分享的看球文章多半都在"如何和黃牛討價還價"這點上多所著墨
當初的我因為還是個尚未經濟獨立的窮學生、當然不會有購買季票的習慣
而在球場周圍向黃牛購買平均大約是球票定價五折左右的黃牛票、
就成了我還能負擔的起平均一個球季觀看十來場比賽、而位置也都還有著不錯視野的主要原因
近兩個球季除了開始購買季票外、小璇畢業後從西雅圖搬來紐約也讓我的看球行動不再是孤軍作戰
兩人同行的好處主要是終於能符合購買季票的資格(洋基季票要求一個帳號至少要購買兩張以上球票)、
但壞處就是我不能像過去一樣臨時起意就殺去球場看球、和黃牛殺價時也不能以落單的球票不好賣做為殺價理由之一
甚至因為有時比賽時間是在非週末的下午時段、或是我們正好因為其他種種因素不克前往現場、
我不時要扮演起網路黃牛的角色在eBay上兜售球票
五年間我從專撿黃牛票便宜的"澳客"、
變成了一心只想讓自己不得已轉賣的球票結標價能多高就多高的業餘黃牛
不過從2008和2009這兩年偶而從事黃牛的經驗看來
賣票的難易程度和利潤的多少可說是天壤之別...
過去幾年來我有許多和兜售洋基球票的黃牛交手的紀錄
其中有集團式經營、有著固定出沒地點和大量不同區位球票可供選擇(一通電話馬上幫你調到票)、但多半也帶點黑道味的黃牛集團
也有那種剛好多了張球票、臨時起意在球場四周尋找有緣人兜售球票的業餘黃牛
甚至還遇過那種直接就把球票送給你(而且還是基襪大戰、極佳區位的球票)、連你回請一杯啤酒都婉拒的陌生人
更誇張的是...還有黃牛因為欣賞我的"理性殺價"功力而邀約我和他合夥賣票...Orz
儘管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有向球場周邊的黃牛購買球票(最近一次應該要回溯到去年球季的Joba生涯先發初登板了吧)、
但是之前幾年的多次交手讓許多職業黃牛看到我時臉上還是會露出"這傢伙好眼熟"的表情
過去幾年我甚至一度覺得自己這個很好認的孤身黃種人應該早就在球場周邊黃牛們的口耳相傳中成為"澳客"的代表
就算我自覺從和黃牛們的交涉經驗中學到了很多買票的竅門、也以他們為教材而寫了數十篇心得分享文章、
即便我和黃牛的交集畢竟只是建構在買賣關係上、經驗也多半學自於彼此間真刀真槍的廝殺而非主動善意的分享
(雖然極為稀少, 但是我還真碰過那種即便做不成買賣還是跟我閒聊一陣分享買票挑選區位竅門的另類黃牛)
不過在那段時間中學到的黃牛票交涉心得恐怕是講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買票的過程也為我當時前往球場看球的行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樂趣
拉拉雜雜的花了這麼多篇幅來憶當年、其實只是打算拿來當作下面這個故事的引言
故事發生的時間在周日上午11點左右、場景則是110th Street地鐵站、
而全身穿戴標準看球服裝的我和小璇正在北上月台等待B、C列車
一個年約50幾歲、黑色T-Shirt配上洗色誇張的牛仔垮褲、邊走還邊用兩種聲調自己唱起男女對唱的黑人男性
走近我們後一屁股坐在小璇身旁的座位上...坐定之後還是繼續自顧自地用誇張的音調唱著歌
"你們要去看球?"
發現身邊的小璇一身標準看球打扮後他這麼問道
小璇只是向他點點頭、沒有多做回應
兩人的互動都看在眼裡的我心想這時小璇八成把這黑人當作不宜多做交談的無聊男子
"你知道今天是Old-Timers' Day嗎?"
他轉而向站在一旁的我問道
"我當然知道囉...不然幹啥早上11點就準備坐車到球場去..."
我用略帶警戒、但不失禮貌的口吻回答道
"哈哈...說的也是...我這個問題似乎很多餘喔...哈哈..."
他爽朗的笑聲連站在隔著四條軌道寬度的對向月台上等候列車的路人都忍不住轉頭尋找聲音來源
"其實我也是要去球場, 不過不是為了看球就是了..." 他緊接著說道
"只要洋基有比賽我都一定會到現場去, 因為賣黃牛票也是我的工作之一..."
"我已經賣了一、二十年的黃牛票了...不過很少真的進場看球就是了"
聽到這番話後我突然對他有了興趣...一個不是在交涉過程中碰到的黃牛
看來是個趁機挖些"內幕資訊"的好機會
"老實說我過去也常常向你們(黃牛們)買票, 跟你們買實在比付給StubHub超高手續費划算多了,"
我開始使出裝熟大法, "老兄, 搞不好我還曾經跟你買過票呢..."
"對啊, 跟StubHub買的人真的是笨蛋," 聽到最大競爭對手StubHub後他的話匣子就打開了
"我們的生存空間全部都被StubHub給蠶食鯨吞了, 這對球迷來說就代表著得付出更多的銀子才能買到票"
看到我的疑惑表情、他緊接著做出解釋
"過去我們有更多的球票在手, 就能提供球迷更多的選擇, 而價錢交涉的空間也比現在大多了" 他解釋道
嗯...有更多球票在手代表他更能彈性地針對不同顧客調整價位(看對象是好敲的觀光客還是像我這種"澳客")
這聽起來還算有道理沒錯...(從我這裡少賺、甚至小賠的錢可以從其他顧客手中賺回來)
不過關鍵還是要需求量夠高吧...不能順利脫手存貨的話一切都是白搭啊
"冒昧請教一個問題...今年的球票是不是不太好賣啊?"
即便已經從本季幾次試圖脫手球票的經驗中得到結論、但我還是想聽聽"專業"看法
"唉...生意難做啊..." 他嘆了一口氣後接著說道
"洋基想要球迷掏出更多的錢、StubHub又幾乎壟斷了所有季票持有人想要轉售的球票、加上這經濟..."
終於進站的列車所製造出的巨大噪音完全掩蓋了他說話的音量
不過我心裡對他可能做出的回答早就心裡有數了...不然我怎麼會連要用原價出售基襪大戰球票都脫不了手
"其實跟我們(黃牛)買票哪有什麼風險, 我倒是看過幾次球迷拿著StubHub賣出的球票卻進不了場的狀況"
一同上了車之後我們繼續著之前的話題 "...聽說StubHub的球票常會有條碼無法讀取的問題"
對於他針對StubHub的指控我因為個人缺乏在StubHub的購票經驗無法評論其真實性有幾分
但我其實是相當同意向"職業黃牛"購買球票其實真的不會有太大的風險的說法...甚至可說是零風險
因為這些人販售黃牛票的時間都不算短、對他們來說為了尋求小利而做出破壞信譽的事可說是完全不值得
幾次在和黃牛交涉過程提到台灣媒體報導有人買到假票的新聞時
他們都氣著說肯定要想盡辦法把那些害群之馬揪出來
不過問題就在於...難得來球場一趟的球迷怎麼會知道哪些黃牛是老面孔、哪些又是只想來騙遊客的有心人士
"我賣票是有售後服務的, 我保證所有跟我買票的人都一定可以進場享受比賽"
他一本正經的說著 "...要避免買到假票是有方法的"
接下來他就解釋了最為穩當、其實也是我在幾年前就推薦給有興趣購買黃牛票的朋友的方法
那就是同行看球的其中一人先不要進場、和黃牛兩人先待在入口附近
等其他人都拿著黃牛提供的球票順利進場後再由仍在場外那人將所有的票款付給售票的黃牛
這其實也是黃牛為了向對辨識球票真假一無所知的球迷證明其商品真實性、最常建議採用的方法
但是如果你像過去幾年的我一樣常是孤身一人前往看球、無法使用這種進場後付款的交易模式時
就得憑經驗和一些對於洋基球票的基本認識來做出正確選擇了
"我想你八成曉得..." 他做出玩刮刮樂的標準動作 "...球票背後的浮水印..."
我點了點頭
這種對於球票的基本認識我當然是有...甚至我還有自己一套辨認紙質和印刷字體、依靠經驗得來的鑑定方法
不然我怎麼會有過去幾年都只靠黃牛票進場看球的把握
但是問題又來了...浮水印的辨識方式僅能適用於包含季票在內的幾種球票
只要在比賽當天站在球場入口驗票處幾分鐘、你就能發現球迷手中的球票有許多不同形式和設計
更別提那種可以各自在家中用印表機列印出來的電子票了...稍微有點軟體應用能力的朋友都能輕易地偽造出惟妙惟肖的複製品
你又怎麼能預期想要買票的球迷有能力辨別所有不同類型的球票真偽
"我一直都很討厭這種電子票的做法..." 他皺了皺眉頭
"拿著一張爛爛的紙在條碼機下晃兩下後進場的方式, 根本不該是球迷花大錢後應有的經驗"
"一張精心印製的球票除了用作進場依據之外、更有作為紀念品收藏的價值..." 我附和他的說法
"是啊...真不懂為什麼人們可以忍受StubHub那種完全沒有質感可言的電子票"
其實不只是他、就連我也對這種其實立意良善的電子票相當感冒
為什麼我買票的時候就只能在PDF檔的方便性和紙本球票的紀念性中選擇其一、
就算比賽日期迫在眉睫只有可自行列印的電子球票能讓我不受郵件寄送延誤的影響順利看到比賽
售票單位也大可在之後補寄紙本球票啊...或者至少提供這樣的選項吧
有幸參予過新洋基球場開幕首兩戰、以及舊洋基球場最後一屆明星賽的我
多希望自己除了那幾張印著電子球票的列印紙外還能有張實體票根作為紀念之用
收集球票不也應該是看球的相關樂趣之一嗎?
電子票除了方便性之外的唯一優點
應該就是他會把買票者的名字加註在球票的資訊欄部份
不過這對於購買黃牛票、或是朋友代購球票的人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唯一的例外就是除非賣家自己就是該季票的持有人(非專門收購球票、作為中間人的黃牛)、
而他也願意負擔額外的費用直接從自己的My Yankees Account(季票持有人帳戶)中將球票轉寄給你
那麼他就可以選擇將買家的姓名加註在球票上...
當然就算賣家不願意這麼做...你也可以輕易透過各種編輯軟體辦到就是了
很高興眼前這位職業黃牛也跟我有著同樣的想法...
"兄弟...我給你看個東西" 他神秘兮兮地對我說 "...就算是我的特別招待"
只見他從皮夾中掏出張證件、在我眼前晃了晃
我在顛簸的地鐵車廂中好不容易將視線焦點鎖定在他手指的位置
搞什麼啊...原來他特地要我看的就是他的名字而已
不過當我定睛一看之後...竟然在他的middle name中看到了幾個再熟悉不過的英文字
W...A...N...G...
儘管我深知老美在為小孩取名時喜歡用middle name來紀念某個對他有重要意義的特定人士
不過眼前這位明明已經做祖父、卻還是渾身嘻哈味的老黑竟然有個華人名字?
這的確大大地超出了我的預期
"我媽為了紀念她最要好的朋友, 所以幫我取了這麼一個middle name"
因為看到我的驚訝表情而有點得意洋洋的他笑著說道
"我也把這個名字傳給我的下一代...所以我兒子和孫子的middle name都是Wang..."
"而且我還知道這個字應該要唸成而不是喔"
看到我點頭如搗蒜後他更是得意了
"不同文化有不同的念法...我們不能只是按我們美國人的想法發音...你說是吧"
我當然完全同意他的看法...因為本姓就是"王"的我也因此吃了不少悶虧
剛來紐約時聽老美用他們發音"Vera Wang"的方法來唸、硬是把我的姓唸成不堪入耳的髒話時我還都會忍不住跳出來糾正
不過卻也無法否認其實老美用他們的經驗法則來推論才是正確發音的想法其實也沒錯
誰叫我們硬要用別人的文字來拼出自己母語的發音...而且還完全沒考慮到美國人的發音習慣(更沒考慮到這個字在美式英文中的其他涵義)
人家香港人把"王"拼成WONG就沒有這樣的困擾...
和這位萍水相逢的老兄就這樣一路聊到了球場
話題從球票開始、到文化、到旅遊、最後甚至連流行都聊到了
除了他堅持小璇很像某位他想不起名字、也想不起廣告作品的模特兒一事讓小璇暗爽了好一陣子外、
他老兄對於由黑人所帶起的"Timberland黃靴"流行風潮自有一番有趣的見解...
"那鞋(黃靴)根本就不是設計給我們穿的..." 他的話題突然從無法理解黑人為啥要化妝一事跳到了Timberland
"不過我們(黑人)就偏偏很喜歡...明明不好穿也硬要穿...就這樣把這雙鞋炒到一上架就被瞬間掃空的程度"
"但你也不要誤會, 我並沒有覺得這雙鞋不好看..." 他抓抓腦袋
"只是想也想不透究竟是誰施了魔法讓這雙本來只有健行客在穿的鞋成了我們(黑人)鞋櫃中的標準配備..."
"而且根本沒有半個人是買來打算當登山鞋穿的..."
嗯...既然帶動黃靴流行風潮的老黑們都想不透這雙鞋是怎麼流行起來的
那麼台北街頭也人腳一雙又是怎麼一回事?
"是說我家裡也有一雙啦..." 他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
在那一瞬間...我終於確定原來黑人也是會臉紅的...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