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被滅頂的消防栓
去年聖誕節後的一場大雪
不但讓生活在紐約幾年來都笑稱沒見識過真正"寒冬"的我親身經歷電影 "The Day After Tomorrow 明天過後" 中的場景
也讓我自己都對兩年前那直到一月中還未降過半次雪、甚至還能在中央公園作日光浴的冬季記憶是否真實感到懷疑
破紀錄降雪又偏偏遇上紐約客最少、來自世界各地遊客幾乎全面佔領大蘋果的聖誕節連續假日
第一時間不在紐約市坐鎮指揮的市長 和 被質疑刻意放慢鏟雪速度的清潔隊員 全都成了紐約大雪封城的一級戰犯
大風雪襲擊隔天就有百餘民眾受困在地鐵車廂中長達七小時、更有無數救護車在道路上動彈不得而讓紐約的緊急救護系統近乎崩潰、
雖然我人住在被紐約市其他區居民指為 "因為大腕居住密度高而總是優先處理" 的 曼哈頓、
但卻也等到風雪過後第九天才第一次看到DSNY鏟雪車出動清除路邊那說是雪堆還不如說是冰山來得更貼切的巨大路障...
路邊超過一星期未收的黑色垃圾袋在人行道旁築出一道道散發出惡臭的城牆、
因為人手不足而暫時停止清運的回收垃圾更是將我所住公寓地下室的回收間完全塞爆...
連恐怖份子都沒能打敗的紐約、
這次似乎敗給了大自然這個在把"人定勝天"作為座右銘的城市中老是被低估的對手
去年那場暴風雪襲擊紐約的當天, 剛在Peter Luger用過晚餐的我們光是要走到地鐵站就費盡千辛萬苦...爬上戶外高架地鐵月台的過程更是險象環生
對在聖誕節假期間正好從美國中西部來訪的老姊 (這傢伙還是在冰天雪地的威斯康辛州唸的書) 和姊夫來說、
去年12月26日那20多英吋的單日降雪量其實根本沒什麼值得炫燿之處
不過當這樣的降雪量發生在人口密集、除公園外幾乎全被非吸水性硬鋪面覆蓋、路面排水系統又從來沒有真正發揮功能、
居住其中的人們又高度倚賴大眾交通工具和步行作為移動方式的紐約市時
就需要每個人在踏出門前先熟讀 "紐約冬季生存指南"、才能避免許多遺憾的發生...
不做好事前準備的人就得面臨在冰天雪地的狀況下穿著溼透的鞋襪、雍容華貴地在第五大道跌個狗吃屎、
穿梭室內室外空間時像是不斷地被強迫做著那絕對不會用通體舒暢來形容的三溫暖...然後隔天起床後發現自己得了重感冒、
或是好不容易一路涉水踏雪回到家中後卻發現自己的愛鞋上竟然出現一條怎麼清都清不掉的白斑
而以下就是我在過去幾年多次嘗試錯誤後整理出來的紐約冬季生存法則
這幾位正在忙著把消防栓從雪中挖出來的消防隊員就為多層次穿著提供了最佳示範...
1) 多層次穿著是絕對的王道
紐約的冬天很冷又很熱...
我想所有曾經在冬天來訪紐約的朋友應該都有相同的感受
室外寒風刺骨、有任何一吋肌膚外露都會有瞬間失溫的顧慮
但是一進到室內之後卻往往是高達華式70度以上的室溫、打著赤膊再開電風扇只為降火氣的做法其實都不算離譜
為了避免自己穿了足夠抵禦寒風和防止體溫流失的重裝備、卻在進到室內後因為瞬間從寒帶進入熱帶而面臨無衣可脫的窘境
把自己當作是個俄羅斯娃娃般穿衣服是在紐約冬季生存的第一法則
穿雨鞋的好處除了功能性外、就是不太需擔心跟服裝就竟搭不搭配的問題...
2) 雨靴...雨靴...雨靴...
從小就對在雨天穿著雨靴沒有什麼好感的我
想都沒想到自己竟然會在到了紐約之後才跟現實屈服而買了一雙看起來很普通 (價錢卻不是太普通?) 的橡膠雨靴
前年聖誕節後趁著折扣而買進的英國百年老牌HUNTER短筒雨靴
成了我之後每到雨天就絕對會從鞋櫃中請出來的標準外出裝備
原因倒不是因為自己的其他鞋款不防水防滑、更不是因為這外型設計"百年如一日"的橡膠雨靴突然對了我的味
而是紐約市區道路那惡名昭彰、形同虛設的排水設計讓我實在不得不和現實低頭
雖然好心人士在水窪中放了兩個落腳用的塑膠籃, 不過早被踩破的籃底還比較像是遊戲節目的陷阱...誰知那積水中有些什麼可怕的"添加物"
無法順利排掉的雨水和融雪水、混著狗兒在人行道留下的到此一留"不可說"液體
老是一同流到了人行道和路面交會處的curb cut (路緣坡?)、製造出一灘行人想要穿越馬路前一定要先各憑本事跨越的髒水窪
如果水窪面積不大加上周圍的路面不是那麼濕滑的話、對自己的運動神經還有點自信的我還可以來個優雅的大跨步、
輕盈瀟灑地越過水窪後臉上還不忘掛著體操選手作出完美落地動作時的驕傲神情
不過如果當現場路面狀況不佳或是水窪的幅員超出我的最遠跨步距離時、
光是想到可能要被迫把自己出門前剛擦個啵兒亮的皮靴踏進那成分不明的髒水中、就足以讓我心臟病發作了
更別提混在雪水中的融雪劑會在水分乾掉之後對鞋子造成多嚴重的永久性傷害...
如果這時我腳上穿的是雨靴、狀況就完全不同了
我可以用"閃開!讓專業的來"的氣勢、一把推開身前那位站在水窪邊反覆斟酌跨越路線的行人、
然後一副若無其事地"刻意"將穿著雨靴的雙腳踏進水窪積水最深處
在一路踏水 (這時高調地濺起水花是必須的!) 穿越障礙後更別忘回頭看看那位仍然無法規劃出理想動線的可憐行人、
聳肩擺手地說句 "no big deal"
因為有了雨靴
我終於可以感受到自己下雨天時辛苦撐著雨傘頂著強風前進、卻在轉角被急駛而過的汽車所濺起的水花潑了一身、
車中駕駛聽到我的咒罵聲回頭一暼、眼中除了那虛情假意的歉意外其實還帶著一點隱藏不住的興災樂禍的變態心境
你看人多麼單純 (好啦...至少我是這樣)、一雙雨靴就能讓自己如此自我感覺良好
至少比起其他的炫燿性消費來說...這是一個划算太多的投資
對了...我有提到我的雨靴還讓我因此上了華人電視台新聞嗎?
落在矮樹籬上的雪是最安全無虞的...如果真要打雪仗建議從類似地點取雪
3) 玩雪千萬要趁早
"雪景真美 !!!" 這種讚嘆要在紐約出現的機會
只有在下雪當下、或是下了一整夜雪的隔天早上會發生
只要人類的蹤跡開始出現在雪景中時、過不了多久眼前那片雪白大地就會因為路旁各建築的管理員很盡責地出來鏟雪或是灑融雪劑、
變成了被切出一條條步行路線、堆積出一座座白色雪牆的癩痢頭樣...不過至少在這個時候、那些雪還是相對乾淨而可以觸碰的
要是再過個一天、白雪除了因為反覆的融化再結冰而喪失了"新鮮"時的蓬鬆感、變成比較像是挫冰的質感外
"白"雪也將不再是個適切的名詞...而將因為時間的推移而變成"灰"雪 甚至是 "黑"雪
就像穿了白衣服容易突顯髒污一般、原本就不是那麼乾淨的紐約市在下雪過後幾天反而更是自曝其短
當路況恢復到可以正常出外溜狗的標準時、更是千萬不要去碰低於人行道旁低於膝蓋高度的積雪...
要是仔細端詳時或許會發現像是被小水柱噴灑過後留下的黃色水痕...或是更驚悚的不明咖啡色物體
(當路邊積雪時飼主們似乎也更懶的掏出塑膠袋來善後...有些無良人士甚至刻意用雪把證據給掩埋...)
因此我給所有在下雪過後帶著家中小朋友 (尤其是身高低於100公分, 已經能跑能跳而且看到新奇東西一定要伸手碰的好奇寶寶) 在紐約街頭散步的家長一個良心建議
千萬記得幫他們戴上手套和口罩 (小朋友似乎都有愛舔雪的共同嗜好)...然後無論如何都別讓他們離開自己的視線範圍...
隨身帶著乾洗手或是藥用酒精應該也是個在災難不幸發生後立即補救的不錯方法...
這樣是要人怎麼送外賣?
4) 最重要...也應該是最受用的建議當然要壓軸囉...
所有打算要在冬季造訪紐約市、但行程規劃上還略有彈性的朋友
我衷心的建議你...只要一旦透過氣象預報得知紐約市在你來訪期間可能會有足以造成積雪的降雪時
馬。上。取。消。或。改。變。行。程
我想這應該是整篇文章中最具建設性的實用建議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